《九宮大成》電子版簡介

本網站是由數碼化《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資料庫以及相關搜索分析工具所組成。《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是中國傳統歌曲現存最古老、最完備的唱譜集之一。此欽定樂譜集於清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在周祥鈺等學者的指導之下完成。所載旋律反映了清朝「雅部」即崑曲的唱腔風格。不過這些詞曲不一定專門為崑曲而填寫,其中也包含宋詞、諸宮調、元散曲、雜劇以及崑曲興起之前宋元南戲的作品。這些源遠流長的歌曲某種程度上呈現了中國歌唱藝術的不同發展階段的藝術特點,但也經過了一定程度的「崑曲化」。


所謂「九宮」以及「南北」皆意指該譜集收錄廣博全面,同時也說明其中曲譜的編排程序。更早的詞譜通常按作者或出處的順序排列。而此後像18世紀末出版的葉堂《納書楹曲譜》是按戲曲的出場順序編排的。《九宮大成》則以曲譜的音樂、唱詞的格律為排序原則,按其南北地域和宮調順序排列。從晚明時期的《南九宮曲譜》、《太霞新奏》等格律譜發展到葉堂開闢的戲曲劇本的過程之中,《九宮大成》剛好是過渡性作品,卻比略早編成的《南詞定律》收錄更全面,影響更廣泛。這個過渡期不但反映崑曲鼎盛期的發展,也見證了元明散曲的衰落。在此之後,就連清唱愛好者都不再偏好散曲,轉而熱衷於演唱「戲曲」即傳奇劇中的選段。


《九宮大成》最鮮明、最重要的分類標準是所謂南北曲的區別。雖然說崑曲來自江蘇崑山,在蘇州、南京、杭州、紹興等江南地區發展成熟,但與更早的南戲等唱腔相同,也吸收了北曲的內容和藝術特點。南曲的主要來源包括宋詞以及宋末至明初盛興一時的「南戲」歌詞。南曲唱腔的特徵是:有散板的「引子」卻沒有「尾聲」;用五音音階即do, re, mi, sol, la (fi與ti即工尺的凡與乙、一等都不用);節奏較緩慢;一字多音;可以用「贈板」即所謂8/4節奏模式。北曲的主要來源是金、元及明代初期的散曲、諸宮調(說唱曲藝)以及雜劇。它的主要特徵是節奏較急促;一個字時值較短;用七音音階(do, re, mi, fi, sol, la, ti工尺記作上、尺、工、凡、六、五、乙);沒有散板的引子,卻有「尾聲」以及大量的「底板」即以一句為節奏單位的歌篇,也用尾聲以及結構較嚴密的「套曲」。南曲篇分「引子」、「正曲」以及「集曲」,其中「集曲」為幾首曲牌混合而成的結果。北曲分「隻曲」與「套曲」,後者為幾首曲牌聯合而成的較為固定的套式。


曲譜的主要內容包含音樂與格律兩方面。「格律」即各句的長短(襯字與正字分得很清楚)及什麼地方押韻或該押韻。與《太霞新奏》等大部分明末曲牌集不同,《九宮大成》不標聲調或平仄,也不標「閉口音」等發音方面的因素。而與《太霞新奏》等相同的是《九宮大成》標明了「點板」即音樂節奏。較之晚明曲譜,《九宮大成》標註了更多的細節如「中眼」等,然而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記錄音樂旋律即工尺。這也是「宮譜」與「格律譜」的主要分別(「宮譜」如《九宮大成》會標註工尺,而「格律譜」則不記錄旋律)。在查詢系統裡按「格律」即可查看曲牌的格律分析,包括聲調、韻位等;按「五線譜」則可查看由工尺譜轉譯的五線譜,從而了解每一曲的旋律和節奏。


與年代更早的曲譜集相比,《九宮大成》所固定的音樂信息之詳細是前所未有的,卻還達不到我們現代人的期待:例如,沒有標註「小眼」,即一板三眼的第2與第4拍或贈板的第6與第8拍,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其後的《納書楹曲譜》中。當時人認為這種細節取決於演唱者的自由發揮,不應一一標出。另外,按葉堂的說法,崑曲的曲牌原來只定「板」即強拍,不定「眼」即弱拍的位置或數量。因此,《九宮大成》與《納書楹曲譜》一樣,僅從曲譜無法分辨「一板三眼」與更急促的「一板一眼」節奏。因此做五線譜時只好把一切非散板、非贈板的歌篇簡單設定為「一板三眼」模式,也只好假定小眼的位置(一概把可做123或123的節奏譯為123)。 雖然有可能出於政治原因,《九宮大成》刪掉了包括《桃花扇》在內的一些大受歡迎的歌篇,但也給了我們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來了解文人戲劇與宮廷戲劇(如《勸善金科》等)的世界。


雖然《九宮大成》是按照「宮調」排列的,但到了明末清初時期這些傳統調門概念已經失去了定調方面的意義,只是把經常一同出現的曲牌排列在一起的一種模式。清初至現代的崑曲演唱藝術實際上運用的調門系統叫做「笛色」或「管色」,也就是笛師所謂的「小工調」、「尺字調」等。因為20世紀50到60年代的音樂改革,這些調門已經與西方的「D大調」、「C大調」等大同小異。在系統中選用「五線譜」功能即可設成「D 大調」,其音階不會與崑曲中所運用的「小工調」產生太大分歧。這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樂器開始運用所謂「十二平律」的結果。雖然明代藩王朱載堉曾發明過類似的系統,但直到20世紀鋼琴廣泛運用以後,「十二平均律」才被中國音樂家接受。


因此,50年代前的「笛色」與現在的大小調有一些重要的差別。傳統的崑曲笛子或是以G-C(雄笛)或A-D(雌笛)的純音程為基準,其他孔之間的距離比現今使用的笛子更均衡(即所謂「平均孔笛子」)。因此雖然現在的「小工調」等於D, E, F#, G, A, B, C#,而 傳統的小工調更接近於D, E, F#-, G+, A, B, C#-,也就是說mi與si都略低,fa反而略高(現在崑曲笛師也較常用fa#),這種音階還在中國某些地方戲裡運用。類似的音階系統在土耳其、伊朗等一些地區仍然使用,這或許反映了中古中國音樂受過中東音樂的影響。